气相甲醇容易在体内蓄积

该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气相色谱柱及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甲醇含量的气相差异。通过2种色谱柱DB-WAX (60m×0.25 mm×0.25μm)、色谱DB-1701 (30 m×0.53 mm×1.0μm)及内标法和外标法在甲醇检测中的法测结果对比,结果发现DB-1701色谱柱峰形更好,定蒸更适合甲醇定量分析;外标法与内标法相比,馏酒量操作简便、中甲回收率更高,醇含精密度、气相检出限、色谱定量限无显著差异。法测在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定蒸实验室人员操作熟练情况下,馏酒量外标法从实验的中甲简便程度到准确度上均优于内标法。
甲醇是醇含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误饮过量甲醇会引起失明和中毒死亡。气相甲醇容易在体内蓄积,长期少量摄入甲醇亦会引起体内许多脏器的慢性损伤。甲醇含量检测一直是国家、省、市级对酒类产品监督检验的必检项目,因此对甲醇的准确检测不仅是对各检测机构也是对酒企的必然要求。
目前国标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蒸馏酒中的甲醇含量。一方面,气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限广等优点;另一方面,内标法检测与外标法相比较为复杂。威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在日常对酒企的技术支持中发现,酒企检测能力有所欠缺,故此次试验基于国标的思路,同时又尝试优化检测方法,对于色谱柱的选择、外标法的应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乙醇(色谱纯);甲醇标准品(含量≥99.5%);叔戊醇标准品(含量99.80%);白酒甲醇质控样品(QC-DL-702)。
1.2 仪器与设备
GC-2030气相色谱仪(配FID检测器);Mettler-Toledo ML204型电子天平。
1.3 方法
1.3.1 仪器参数条件
程序升温条件:初温40℃,保持1 min,以4.0℃/min升到130℃,以20℃/min升到200℃,保持5 min;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1.0μL;分流比,20∶1。
1.3.2 色谱柱选择
DB-WAX毛细管色谱柱与DB-1701毛细管色谱柱。DB-WAX(柱长60 m,内径0.25 mm,膜厚0.25μm)为GB 5009.266—2016[12]指定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类型。DB-1701(柱长30 m,内径0.53 mm,膜厚1.0μm)为实验室中使用广泛的色谱柱,日常研究中发现该色谱柱在检测甲醇时,分离效果较好。此次试验比较两者在甲醇检测中的差异。
1.3.3 内标法与外标法比较
GB 5009.266—2016规定用内标法作为检测方法,与旧标准GB/T 5009.48—2003相比较,除了色谱柱的不同外,旧标准使用外标法定量也是两者明显的不同之处[13]。此次试验比较内标法与外标法在甲醇检测中的差异。
1.3.4 试验方案设计
依次将甲醇质量浓度为20,100,200,400,800和1 000 mg/L的系列标准溶液,经气相色谱仪分析,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比较不同色谱柱对甲醇的分析情况。选择特定色谱柱,通过内标法及外标法对3个样品及质控样品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差异。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工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甲醇,叔戊醇,色谱柱
相关文章
- 生产工艺细节:铝银浆漂浮与非浮型性能分析生产工艺的细微差别造就了铝银浆产品的性能分野。在初始研磨阶段,非浮型铝浆通过油酸分子构建亲水性包覆层,使铝片在漆膜固化过程中均匀分布于中下层区域,形成内敛的哑光2025-08-08
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纵览|辽宁沈阳:探索维权窗口化解纠纷“最优解”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文郁)消费纠纷发生在基层,多在基层解决。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最前沿,基层市场监管所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落脚点,聚集民生关切,承担着市场监管贴心暖心便民服务窗口作用2025-08-08- 玻璃拥有良好的透过、透光性能,化学稳定性较高,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加工方法来获得较强的机械强度与保温隔热效果,甚至能够使玻璃自主变色,隔绝过强的光线,因此常用于各行各业,满足不同的需求。接下来请看夹层玻璃2025-08-08
玻璃门上的不干胶纸怎么揭下来 玻璃腰线都有什么材质,行业资讯
玻璃历史悠久,性质稳定,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优良材料,不但能够用于装饰,也可在各种光学仪器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能够用来帮助建筑节能降噪。通过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我们能够让玻璃具有不同的特性。玻璃门上的不干2025-08-08竟然设备了副屏!飞利浦S706现身民网,借有5500mAh电池
http://www.mtksj.com/uploads/allimg/220214/1-22021412113X38.jpg|http://www.mtksj.com/uploads/allimg/2025-08-08-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有一种2025-08-08
最新评论